我国空气能热泵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前瞻
2021-07-29 10:50:46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短缺、供应能力不足等问题逐渐暴露,环境压力正倒逼着能源战略的转型与能源结构的调整。近年来,国家节能减排工作逐步深入,清洁能源发展任重道远,而空气能作为清洁能源应用的代表,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广。加之,我国北方地区“煤改电”工程的相继启动,成为空气能热泵行业发展的助推剂。从整体发展来看,2015年以来,空气能行业的应用与推广有明显向好的趋势。
政企合力,空气能采暖千亿市场待绽放
2015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其中特别制定了2015年要淘汰燃煤小锅炉5万台的目标。粗放型的燃煤工业发展方式正在逐步淘汰,为了减少冬季燃煤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我国北方城市全面启动“煤改电”工作,以空气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正在迅速崛起,煤改政策的相继出台也开启了空气能采暖迈向千亿市场的大门。
空气能应用向北方市场倾斜并非一日之功,其可行性曾一度饱受质疑,其中技术壁垒是阻碍空气能北方市场发展的一大难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产品的耐寒性。空气能产品要全面进军北方,耐寒性是第一个关口。然而,与传统的家用或商用热水不同,采暖对于技术指标的要求更为严苛,需要满足超低温环境工况下的强效制热、超低温环境下的高效化冻除霜以及超低温环境下的管路防冻等多个条件。随着热泵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三大问题迎刃而解,空气能在北方市场的推广与应用也不再只是“愿景”。
与此同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好比空气能推广的“催化剂”。以北京为例,2015年3月颁布的《北京市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建筑材料目录(2014年版)》中明确指出将空气能热泵分户作为独立供暖的推荐产品,并列入了可再生能源范围。类似这样的政策层出不穷,也进一步的巩固了空气能采暖在北方市场的有利地位。在技术与政策这“两架马车”的共同推动之下,空气能采暖在北方市场的发展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价格走势趋于平民化,产品推广迎破局
空气能热水器在2000年左右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基础。在进入市场初期,空气能热水器的推广之路异常艰难。一方面,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不高,另一方面,产品售价过高,大大超出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应用的大力推广以及消费者购买力的不断提升,空气能热水器的市场推广大有起色。
我们发现,在空气能企业技术研发与创新体系的建立之下,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价格因素也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革新、生产成本的下降而有所变化。这对于一度陷入推广“瓶颈”的空气能热水器市场来说好比雪中送炭。据了解,为了减少成本,降低销售价格,提升热泵产品的性价比,不少企业选择开源节流。一方面,通过强化产品研发设计、简化工艺、材料替代等方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从而降低产品价格。同时,对生产、管理、经营等实施流程优化和再造,从根本上为降低成本创造条件。数据显示,从2005年开始,空气能热水器的平均价格就表现出了下滑的趋势。
无论从行业发展还是消费者角度考虑,把空气能热水器降到一个较为平民化的价格,将有利于空气能这一新能源技术的全面普及。销售价格的逐步走低,也将是空气能热水器市场发展的一大机遇。
打破大体积“魔咒”,入户难题或将解决
早在2013年,在欧盟一份关于“消费者不采购空气能热水器的原因”调查显示,体积大、不易安装成为消费者不选购空气能热水器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家用空气能热水器的占地面积约为1㎡左右,这对于小户型家庭来说空间占用过大,也阻碍了空气能热水器在家装市场的推广。有专家曾经指出,“体积大”是空气能热水器最难根治的“顽疾”,这关乎我国热泵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唯有技术上的发展与沉淀,才能实现体积上的“浓缩”。近年来,我国热泵行业的发展进入了品质与技术双驱动的时代,一些行业领先的企业逐步开始在产品的体积上突破创新。
我们发现,目前市面上的空气能热水器在外形上开始与传统的家用电热水器接轨,不少企业推出了壁挂式空气能热水器,水箱采用分体壁挂式设计,占地面积为零,有些甚至可以隐藏在卫生间吊顶内,更美观实用。在缩小体积的同时,如何满足产品的出水量、水温、节能等需求,依旧是热泵企业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为空气能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十二五期间,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有序推进。但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城镇化质量还不够高,功能还不够完善等问题尚未解决。这也意味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空气能行业仍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潜力。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人口总量达到7711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6.1%,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1.2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了6.1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5年间城镇人口增长了10137万人,年均增长2028万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指导下,国家在房地产调控过程中将大量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来满足新型城镇人口的住房保障。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相关配套建设将拥有巨大的投资需求,空气能行业的商机再度涌现。据悉,不少企业渠道建设正在向县级市场渗透,无论是商用领域还是家用领域,空气能都将占据一席之地。